罗 勇
随着“万物皆可连网”的网络时代的到来,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、方式也更加便捷。报纸、广播、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好,网站、微博、微信等新兴媒体也罢,当下,人们早已不满足于被动接收新闻资讯的状态,而是主动去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各类资讯,甚而变身为一名名“记者”对外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。给一部联网的手机,我就是一名“记者”。开通一个微信,我就是一家“媒体”。在微博、微信朋友圈发一则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图片,就是一则“新闻摄影报道”……不难看出,随着“全民皆记者”“自媒体”时代的到来,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极大的冲击,也给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。
不难发现,当今时代,是一个读图时代。人们更乐于见到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。如何采写出一则受欢迎的新闻摄影报道,这就成了摆在广大新闻摄影记者面前的一大难题。如何解决这一难题,不妨先从新闻摄影的定义说起。何谓新闻摄影?不同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。结合本文论述的需要,笔者更侧重于这个定义:“以摄影技术为手段,通过照片画面的可视形象,对正在发生的、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,进行现场选择抓拍、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,并结合文字形式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。”(谢琳著《新闻摄影教程》第47页,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)
认真分析这个定义,不难看出,其中有五个关键词语值得认真研究,即:摄影技术、可视形象、新闻事实、瞬间形象、文字形式。可以这样认为,这五个方面完成度的好坏,直接关系到一则新闻摄影报道合格与否。
“新闻摄影报道的体裁主要有三种:图片新闻、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、专题新闻摄影报道(图片故事)。”(谢琳著《新闻摄影教程》第76页,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)不管哪一种体裁,拍摄出一幅合格的新闻图片是第一步,这第一步没完成好,新闻摄影报道就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
结合多年来在基层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经历,就如何完成一次合格的新闻摄影报道,笔者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体会。
一、摄影技术的熟练运用是完成一则新闻摄影报道的先决条件。
《论语》有云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,要胜任这份工作,自然首先得有一台适合自己、适应工作的摄影器材。一般而言,结合当前实际,这里的器材一般指的是数码单反相机。至于品牌的选择、价位的高低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,个人觉得,其实不必过于纠结。因为,作为市、县一级的新闻媒体,财力有限,你要单位人手一台动辄五六万的高端旗舰机,肯定不太现实。有人认为,最新、最贵的器材自然是好的,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也有人认为,相机并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相机背后的那个脑袋,一个天才的脑袋用一台普通相机也能拍出大片,一个普通的脑袋用一台顶端相机不一定就能拍出合格的照片。但是,一台质量较好的、能胜任新闻摄影工作的单反相机是必要的,它是摄影记者干好工作的必备武器,如果相机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怎么能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?另外,一些配件也是必不可少的,它能更好地辅助我们完成一次新闻摄影。比如,回电速度快的闪光灯,有利于在逆光、光线较暗等情况下抢拍精彩瞬间;三脚架、快门线的搭配使用,适合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一些特定场景,因为手持拍摄的话极易把照片拍糊。
摄影是一门光影与瞬间的艺术,新闻摄影亦然。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,必须熟悉手中的相机,不断提高摄影技术,才能服务于新闻采访工作,才能将一段段精彩的光影与瞬间展现在读者面前。如何提高摄影技术,要解释清楚这个命题,估计写一本书都无法很好地阐述到位,更何况笔者的知识水平还相当浅薄。结合工作实际,笔者认为,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首先,要熟读相机的说明书,尽快熟悉相机各个按钮的名称及功能、逐渐掌握相机各个菜单的正确设置。面对厚厚的一本说明书、各式各样的按钮和菜单,切不可产生为难情绪,切忌走马观花式的随便翻翻。只有翻着说明书一页一页的读、一个按钮一个按钮的反复试用、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试着设置,时间久了,就会慢慢地熟悉相机的各种操作、了解相机的每项性能。也只有这样,当我们背着相机走进新闻现场时,才能熟练而又从容地设置好适合的参数、对焦、摁下快门,最终定格下需要的每一个瞬间。
其次,要善于总结,不断从工作中、甚至是失败的教训中不断摸索,慢慢总结出应对各种不同场景的拍摄技巧。如果是采用纯自动模式,需要考虑的,更多的是思考构图是否突出新闻主体、新闻要素是否齐全、光线的角度与方向如何选择等等。如果在逆光、光线不足的情况下,一般需要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。如果是采用程序自动、光圈优先、快门优先、手动等模式,就必须提前设置好有关参数。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,是曝光的三大要素。如何将三者完美地组合起来、拍摄出所需的照片,这需要摄影记者长期的积累和探索。“阳光十六法则”也好,“大光圈虚化背景”也罢,各种各样的拍摄口诀可以参考,但不能生硬地照搬照抄,只有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运用,才能拍摄出自己中意的图片来。
最后,要让自己随时保持“战斗”状态,一遇到精彩瞬间就能摁下快门。许多拍人文片、纪实片的摄影师,许多新闻摄影记者都有这样一个习惯:只要背着相机出门,都会让相机处于开机状态。这个习惯的好处是,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瞬间,就能第一时间拿出相机、摁下快门。不少优秀的、精彩的图片,往往都是在发生的那一瞬间被抓拍定格的。这样的瞬间一旦错过,是无法进行补拍的。关于这一点,笔者建议,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,多为自己的相机准备一块充满电的电池,很有必要。否则,当精彩的瞬间被你碰上后,摁下快门才发现相机没电,想想都是一段让人痛苦、遗憾的经历。
二、可视形象的完整度是一则新闻摄影报道的基本要求。
可视形象,简单而言就是可以通过眼睛看到的影象,当然,它还有一个定语是“照片化”。作为一张新闻图片,经过摄影记者前期的拍摄后,呈现在我们面前的,应该是一幅清晰度高、要素齐全、主体突出、冲击力强的。由此可见,照片清晰、有画面,只能叫“可以看”,这个要求实在太低。而应该是“可以看出什么”,通过这张新闻图片,可以看出什么新闻事实,这才是重点。也就是说,可视形象的前提,是新闻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必须过关。如果只是简单的摁下快门,拍下“到此一游”之类的图片,甚至出现对焦失误、曝光不对、主体杂乱等问题,是不符合新闻摄影的可视化要求的。
比如,要想突出近期台风“天鸽”登陆云南造成的灾情,如果拍摄远一些、冲击力不强的大场景,就算图片的完成度很高,可能也反映不出令人揪心的场面。如果多拍一些近景、多拍一些特写镜头,就有可能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惊人的破坏力。如果要拍一位武警使劲把一位受灾群众从河里往岸上拉的图片,画面的焦点却被同行的相机抢去,这样的图片显然是失败的。
三、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是一则新闻摄影报道的第一生命。
许多风光图片美得如梦如幻,比如星轨照片,它是摄影师通过长时间曝光以及堆栈等后期处理后呈现出来的。虽然作品与我们通过肉眼观察到的星空有很大的区别,但我们并不会质疑摄影师造假,相反还佩服摄影师的创意和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。但对于新闻图片而言,真实性是其第一生命,绝不容许造假,也不容许除裁切、调整色调、亮度等不影响图片真实性的数码后期处理。“真实性的内涵是以全面真实地报道真人、真事、真现场。只有真实的照片才能发挥传播新闻、正确引导读者的效果,而假照片只能带来信任危机。”(谢琳著《新闻摄影教程》第135页,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)由此可见,新闻事实不能造假、不容造假。
前些年发生的“磁悬浮照”,就是典型的新闻摄影造假的例子。领导没去过乙地,却将领导在甲地检查工作的图片,通过图像处理软件硬生生的嫁接到乙地的场景中。一张“PS”的“磁悬浮照”,不仅反映不出领导的正面形象,反而给政府的公信力、媒体的公正度造成了极大的信任危机,可以说,是“好心”(其实是责任心不强)下了一步大大的臭棋。
“磁悬浮照”是赤裸裸的罔顾新闻事实的造假,不容发生。还有一种情况,前期拍摄时没有考虑全面,等拍完照片、离开新闻现场后,筛选照片时才发现缺乏一个细小的新闻要素,有了它,照片更完整。为了追求完整性,在后期硬生生地用软件加上去类似的要素,这种造假也是不被新闻摄影所容许的。
不在后期造假是不可逾越的底线,在前期的拍摄中,更要甄别新闻事实的真实性。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,必须千方百计确保所拍的每一张新闻图片的真实性,经得住推敲和检验。
第一,必须深入新闻现场,通过实地采访、调查,确保新闻场景不是人为的、恶意造假的,也就是不被动造假。冬虫夏草主要产于青海、西藏、四川、云南、甘肃和贵州等地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,如果有人说华北平原发现大量野生的冬虫夏草,新闻摄影记者如果不加辨别,将明显是认为制造的假现场拍摄下来并刊发出来,这样的新闻摄影报道可能会一时吸引眼球,但最终会落得一个造假的骂名,对记者和媒体的声誉而言,都是致命的。被动造假,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被人引诱或要挟,应对的办法就是坚守做人的底线和及时报警。
第二,要真正理解“正在发生的、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”这句话的含义。“正在发生”,说的是新闻的时效性。就新闻图片而言,把过去拍的新闻图片说成是今天发生的,拍下施工效果图说是工程完工图,就是不真实、造假的表现。“具有报道价值”,说的是新闻的典型性。忽视其他学生都在认真听课,只拍下一个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图片,就说现在的孩子不爱学习。放在一个大环境来说,这样的新闻摄影几乎没什么报道价值。况且,这已犯了“以偏慨全”的毛病,同样是一种造假。
四、瞬间形象是一则新闻摄影报道不可复制的鲜活载体。
瞬间,是一个泛指的时间概念,指很短的时间、一眨眼之间。百度百科认为,作为一个单位,一“瞬间”等于零点三六秒。在新闻摄影中,瞬间的概念既是泛指,指新闻事实发生的那段极为短暂的时间,也是实指,具体是快门的具体速度,可以是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、二百分之一秒,也可以是五百分之一秒、千分之一秒……这里的瞬间形象,就是指根据设置的快门速度,摁下快门后拍摄下的新闻事实瞬间。由此可见,这样的瞬间形象,需要摄影记者在做足前期一系列功课后,走进新闻现场,对眨眼之间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现场选择、抓拍、摄取后产生的。只要摄影记者的前期工作做足、现场操作得当,一般而言,一个精彩的瞬间形象就会被定格,一张合格的、优秀的新闻图片也就产生了。
可以这样说,瞬间形象的抓拍成功,是新闻摄影记者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的结果。再高明的摄影大师、再厉害的摄影记者,第一次拿起相机拍出的第一张图片,定格的瞬间多半是不合格甚至是失败的。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、久久为功地实践,才能定格出一个个令人叫绝的瞬间形象,才能拍摄出一幅幅优秀的新闻图片。这样的瞬间形象,通过纸质相片或是数字相片呈现出来,才能成为一则新闻摄影报道不可复制的鲜活载体。
五、文字是一则新闻摄影报道的点睛之笔。
一张风光或人文图片,如果没有一个出彩的标题,就算构图再巧妙、光影再精彩,都会像一条巨龙没有眼睛一样黯然失色。可以说,标题是一张照片的眼睛,精彩的图片配上出彩的文字说明,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容易被人们所认可、喜欢。作为一幅(组)新闻图片,不仅要有一个凸显新闻事实的、准确吸睛的标题,图片说明的撰写也十分重要。我们知道,缺少文字的新闻图片,谈不上是一则新闻摄影报道,充其量就是一幅合格的新闻图片。缺少图片的新闻报道,只能叫做一则消息或是通讯,跟新闻摄影报道没有任何关系。文字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,不容忽视、不可大意。写得好的文字说明,是一幅(组)新闻图片的点睛之笔。写得不恰当的文字说明,容易毁掉一张优秀的新闻图片。可以这样说,文字质量的高低,直接关系到一则新闻摄影报道的优劣。
如何给一幅新闻图片命名、写文字说明,也是对新闻记者综合功底的一大考验。换句话来说,注重文字功底的积累,也是对一个新闻摄影记者最起码的要求。蜚声世界的油画《最后的晚餐》是意大利艺术家列昂纳多·达·芬奇的代表作之一。大家试想,如果给这幅惊世之作取名《晚餐》或《十三个人的晚餐》,是不是立刻让这幅画逊色许多?一般而言,用一个动态的词语或句子来给一幅新闻图片命名,一是比较贴切,二是符合新闻的传播规律。比如:某月某日,在某某广场,一名老人突然昏厥。现场有人立即对其进行简单的急救,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。几分钟后,一辆救护车及时赶来,迅速把老人送往医院抢救。接到消息后,摄影记者迅速赶赴现场,并拍摄到救护车开进广场的瞬间画面。如果在事后的新闻报道中,记者把反映这个瞬间的图片标题写成“一辆救护车停在广场”,就不如“一辆救护车开进广场”更为准确生动、具有动态性。对于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、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这两种体裁而言,如果需要交代更多的新闻事实和背景,就需要摄影记者撰写更多一点的文字说明。当然,新闻摄影报道的特点是图文并茂,文字的撰写要有一个“度”,需要摄影记者进行把控,该写则写、详略得当,必须做到恰如其分、适可而止。新闻图片本身已经交代清楚的,要惜墨如金,少写甚而不写,尽量让图片自己“说话”、让读者自己去观察,否则就会变成画蛇添足。确实需要让读者了解的新闻背景,撰写文字说明时一定要言简意赅、准确精炼,切不可婆婆妈妈,冲淡主题。
责编:温清华 审核:陈 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