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公执法,不畏强权;正气冲霄,刚直不阿。这是领导、同事对陈仕东的一致评价。
陈仕东出生于1964年1月,1982年8月参加工作,中共党员,现任县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科科长。
他审查卷宗千余册,制作审查报告数百万字,主持或参与办理了涉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疑难案子上百起,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。他经手办理的案子,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有罪判决率遥遥领先,无一冤案错案。他三十多年如一日,扎实工作,捍卫着法律的公正与尊严。
日夜的操劳导致头发过早脱落,深邃的眼睛里暗藏着敏锐的洞察力,宽阔的脸膛上放射出古铜色的光泽……初次见到陈仕东,虽然身着便装的他少了几分严肃,但这位51岁的老同志,谈吐间依然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。
陈仕东家时代务农,父亲在文革期间被错误定位,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得以平反昭雪。由于家境贫寒,幼年的陈仕东随父亲给人打过短工,做过木匠,当过修车学徒,以微薄的收入勉强养家糊口。也正是这段艰辛的历程,让他看到了部分国家工作人员贪污、受贿等阴暗的一面,看到了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。为此,嫉恶如仇的他发誓要做一名反贪战士。
其实陈仕东也非检察系统科班出身。他1982年毕业于镇雄师范学校,分配到塘房镇硝林小学任教(现林口乡境内),当时恰逢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,风华正茂的他踊跃参加普查工作,主动承担工作。凭着出色的业务能力,组织将其调入县检察院反贪局从事反贪侦查工作。这一干,就是30余载。
“隔行如隔山!”这是他刚走上检察工作岗位时最深的感悟。为此,他刻苦学习法律知识,迅速成长为反贪系统的业务骨干。至今,他的桌子上还摆放着《刑事学》、《反贪贿赂业务》、《刑事办案手册》等书籍。如今,作为反贪战线老战士的他在长期的办案实践中,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,缩短了办案时间,节省了办案成本,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案风格,不论多么坚固的堡垒,他都能攻克,用他的话讲就是“没有攻不破的防线”。单从2009年统计数据来看,县检察院反贪局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14件14人,其中贪污案件5件5人、受贿案件7件7人、行贿案件1件1人、挪用公款案件1件1人,查处科级领导干部8人,办案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。他主办和参办了县人事局副局长XX涉嫌受贿案,县煤炭工业局局长XX受贿案等大案要案,这些案件的成功侦破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有网友曾总结,反贪工作是一把双刃剑,弄不好会伤着自己,而直接在反贪一线工作的战士所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可见一斑。
作为反贪干警,陈仕东身处反贪第一线,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,常常是许多人拉拢腐蚀的对象。但是,他坚持认为“打铁要靠自身硬”。办案过程中,坚持做到在繁华中忍受寂寞和清贫,牢牢固守廉洁自律的防线,自觉抵御各种利益的诱惑,对法律忠诚,始终坚持以法律作为办案的唯一标准,切实做到严格执法、公正办案,不徇情、不枉法、无私无畏。同时,反贪干警查办的贪污贿赂案件被查对象大多担任领导职务,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背景,几乎查办每一起案件都会有来自各方的压力,但陈仕东总不畏艰险,排除干扰,一查到底。
那是2009年,反贪局接到群众举报,某乡镇党委领导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侵害群众利益。接报后,陈仕东迅速深入群众,奔赴宜宾、徐永、泸州等地查找线索。通过艰辛的调查,涉案的5名老板先后被找到,案情渐渐浮出水面,并顺藤摸瓜,初步掌握了该案涉及2名正科级、1各副科级领导。陈仕东积极汇报,获得了院领导、局领导的大力支持,控制了嫌疑人。接下来的审讯工作异常艰辛,嫌疑人总心存侥幸过关的心理,不配合办案。这时候,陈仕东又主动请缨,参加审讯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他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在大量铁证面前,在他的一番感化下,案件终于成功告破,成功为国家追回损失130余万元,破获了建国以来镇雄最大的一桩案件。期间,上门说情的亲戚朋友无数,但他家里根本就找不到陈仕东的身影。办完案件的时候,20多天没有回过一次家、与家里“失联”的他在路上还思考如何哄妻子开心呢!
陈仕东深知,作为反贪干警,职责就是办案,高质量办案。办案中,总是坚持原则、公正廉洁、秉公执法、文明执法、严守办案纪律。他所办的案件,法律适用准确,办案程序合法,案件卷宗规范,质量过硬。案件办理中,他总细心捕捉线索,查办出相关案子。2011年,他通过一个案件线索,一举查办了某乡镇工作人员涉嫌贪污、受贿的3件大案,查处8名犯罪嫌疑人。
由于他兢兢业业的工作,铁面无私的办案,受到不少亲戚朋友的误会,昔日的某同学遇见他还避而不见。但他很坦然:“我的工作就是捍卫法律的公正与尊严,勇于亮剑,除去蚀虫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