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频道一  >  文明镇雄


绝不让山里的土地撂荒

2015-07-14 09:36     

见到老刘的时候,他正忙着疏通玉米地里的积水。昨夜的一场暴雨,低洼地带到处冒水,甚至一片泽国,如不及时挖沟整渠,这长势喜人的玉米将前功尽弃。小暑过后的地内,玉米成林、叶片锋利,汗水顺着他的脸颊,一直流到玉米叶上、流到黄土地里,但他不言苦累,一铲一锄仍然做得那么细心。

老刘名叫刘安华,1952年6月出生,居住在雨河镇黄坪村发达村民组,年轻时当过村民小组长。沾满泥斑的劳动服,灰色的长筒裤管一直卷过膝盖,干裂的双手、指甲里塞满了黑黑的泥土,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、印下岁月的痕迹……这名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农民,普通得再也普通不过,就像森林中的一颗老松树,但他是2011年“全国种粮售粮大户”荣誉称号获得者,得到国务院的表彰奖励。

老刘的荣誉证书

低产出、高耗力、无抗灾能力的传统耕作方式,决定了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不甘心呆在家中种地,纷纷乘上列车闯荡外面精彩的世界。特别像黄坪村发达村民组,这些被誉为“山区小西藏”的边远贫困山区村寨,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,广东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苏、上海……皆有他们的身影。

外出务工肯定是好事儿,两个月的工资便抵得上一年的庄稼产值,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,家中理所当然地成为了“养老院”“托儿所”,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。

老刘正在挖沟排水

家中有粮、心里不慌。农民都不再种地了,那土地是不是就这样一直撂荒?吃饭问题咋个办?不至于直接吃钞票吧?一段时间,集体经济年代过来的老刘为此陷入了沉思。凭着对土地的热爱、坚毅的性格和敢为人先的精神,一个念头闪进了他的脑海:把撂荒的土地捡来种粮食!

2000年,他就近耕种20余亩地,从事玉米、小麦、马铃薯种植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;2005年,他的种粮面积首次突破100亩,当年粮食产量4万多公斤;2010年,他承包土地280亩,种植作物350亩,粮食播种310亩,粮食产量达160吨,出售粮食150吨;2011年,他承包土地300亩,种植作物395亩,粮食播种350亩,粮食产量达180吨,出售粮食170吨……

老刘的部分蜂桶

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”事实上,老刘的担心与严峻的粮食安全危局不谋而合,他的心血也无疑为化解危局尽了绵薄之力。

看世界: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、全球人口总量的持续攀升、转基因粮食安全的争议不休、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台阶式增长……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明显下降。

看中国:频发的自然灾害、被侵蚀的良田、水资源的污染等,使得农田红线岌岌可危;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国人的饮食习惯对肉食消费剧增,对粮食需求也产生了乘数放大效应……

老刘的部分经济林

别看老刘只有小学文化,但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,不仅炼就了一身过硬的种粮本领,还具有链条式的农业经济。

山地狭窄坡度大,很多高效能的农业机械根本吃不消,牛仍然是最好的劳动力,老刘便养了10多头牛,犊牛、成牛、壮牛数量合理搭配,翻田犁地全不操心,每年还出栏几头挣个几万元。山里森林覆盖率高,山上山下野花朵朵遍地开,没有半点儿农药污染,他便养了10多桶蜜蜂,每年掏些蜂蜜分给乡亲们尝尝鲜,多余的才卖出去,赚个一两万元补贴家用,把小日子过得殷殷实实。对闲置撂荒的山地,老刘则根据土壤、水分等实际,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,栽种上60亩本地杉树、20亩核桃和10亩漆树。如今,老刘的本地杉树已经有菜盘般粗了,核桃逐步挂果,漆树即将可以收割取漆,几个山头已成为他的“绿色银行”,触手便可“取款”。

老刘的部分玉米

对于未来,已是花甲之年的老刘希望后继有人,他希望能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耕作,省力、高效地种出更多的粮食。这不,正在上海读大二的幺儿每次打电话回来,老刘总叮嘱他:“注意好好学习农业知识,研究研究咱山里种地的事儿,绝不能让山里的土地撂荒!”

县内新闻:

媒体镇雄:

专题报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