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频道一  >  脱贫攻坚


中低产田地改造“改”出良田“造”出效益

2014-10-26 10:16     

山峦起伏,沟壑纵横,水利设施匮乏,土壤流失严重,产业结构单一……这是山区农业大县镇雄的耕地现状。

作为现有耕地仅210万亩、而常住人口超过150万人的镇雄,有效增加耕地面积,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目标。

为实现这一目标,我县结合县情实际,积极探索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,逐步“改”出良田“造”出效益。

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县共申报、实施的省级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26个,建设规模累计17.027万亩,累计投资达23526.8万元。

为实施好这些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,我县采取了一系列举措。

措施一:坚持政府主导,强化组织领导,为中低产田地改造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。县级成立了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领导组、项目领导组,项目涉及乡镇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,形成了组织领导、协调指挥和责任落实“三位一体”的项目建设领导机制;因地制宜制定科学规划,充分体现统筹兼顾、因地制宜、突出重点、远近结合、综合配套、讲求实效的特点;按照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两个责任的要求,把项目建设各项工程分解细化,明确工作任务,及时调处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。

措施二:创新方法,整合资金,为中低产田地改造提供有力的资金和工作保证。相关部门按照各负其责、整合资金、统一使用的原则,形成部门配合、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,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。

措施三:强化配套措施,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,为中低产田地改造奠定体系支撑。建立完善的农业配套、技术开发示范、技术咨询服务、技术标准化等体系,为中低产田地改造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,确保项目效益的最快、最大发挥;充分发挥项目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,加强宣传发动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;围绕项目建设的投入、运行、管理,制定优惠政策,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。

措施四:抓实组织建设,增强干群合力,为中低产田地改造提供有效动力。有效发挥项目乡镇党委、政府主导作用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;发挥项目村基层党支部“堡垒”作用,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建议,动员村民积极配合,并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。

措施五:严格程序、规范管理,参与各方通力合作,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完成。土地开发严格执行法人制、公告制、监理制、合同制等五项制度,工程招投标按照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并接受县纪检部门的监督,工程施工严格进行全程监管以确保工程质量……

措施六:加强项目工程设施的管护,发挥其最大效益。项目竣工后,将所增耕地全部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,与项目村签定管护协议、落实管护责任;设立专门机构对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及其它工程进行管护,保证其正常使用;项目区耕地按基本农田标准进行管理,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,设立基本农田标志牌。
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截止目前,我县共组织实施了26个省级投资的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,其中,全面完成的24个、正在实施的2个。共争取投资23526.8万元,改造耕地17.027万亩,平整土地9.11万亩,新增耕地688亩,恢复农田5000亩。

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,这是中低产田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我县建成小型水利工程161件,衬砌沟渠79.13千米,安装田间管网1162.28千米,新修机耕路51.77公里。这些工程的实施,增加了项目区蓄水量,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,为抵抗自然灾害、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实施改造后,原本“靠天吃饭”的中低产田地,变身为“管成网、田成方、路相连、渠相通、旱能灌、涝能排、田园化、生态化”的高产高效农田,让项目区群众得到了实惠:有的发展蔬菜、烤烟、魔芋等产业,增加了不少经济收入。有的通过土地流转,或解决了因外出务工而引发的耕地难问题,或解决了因扩大生产规模而带来的土地不足问题……

实施改造后,原本效益低下的中低产田地,形成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。芒部镇庙河村土地整治是我县中低改的大手笔,政府投入1008万元,修建机耕路4.5公里、排灌沟渠13.1公里,改造土地5000亩。昔日的“草海海”、“海发地”,早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“乐土”、现代农业发展的“黄金宝地”。

县内新闻:

媒体镇雄:

专题报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