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县积极探索外出务工党员教育服务管理机制,实现“党员流动到哪里、党组织就建立在哪里”,确保流动党员“离乡不离党、流动不流失、教育不断线、管理不空档。”让农村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,有效促进了劳务经济发展壮大。今年上半年,我县完成务工总收入达24亿元。
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达33.4万人,其中党员有3540名,占全县党员总数的10.4%。针对流动党员多、分布面广等实际,我县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,选优配强外建党组织书记。同时,我县成立外出务工党员项目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管理服务中心,建立完善外出务工党员报告制度、《流动党员活动证》管理制度、联系制度、走访慰问制度、培训教育制度等15项制度,对外建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。在乡镇和村(社区)设立外出务工党员联络站和登记站,建立信息库并适时更新。同时,建立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结中的地区建立党支部,让新流入的党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组织。目前,我县组建外出务工党组织35个,其中,昆明组建党工委1个、党支部15个;浙江组建党总支1个、党支部13个;广东组建党总支1个、党支部4个。县财政每年投入150万元经费,保障外出务工党组织工作运行和干部岗位补贴。
我县积极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方式,探索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,跟踪教育、分散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,强化对全县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。同时,通过开设网上党校、网上帮扶等栏目,建立流动党员QQ群,引导流动党员在网上接受教育和交流心得体会,开展网络助学帮学活动。目前,我县已建立2个流动党员QQ群和1个流动党员网上党校。
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决定了其参与度和亲情度。我县通过强化对流动党员的服务,增强其认同感、归属感和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。一方面在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党支部的地方,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,通过“找人、找需求、找服务”,拓宽和畅通流动党员服务渠道,增强其存在感、荣誉感;一方面积极整合资源,完善经费保障,为流动党员提供技能培训、信息支持、资金帮扶,帮助流动党员增强就业创业能力,增加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,促使流动党员主动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做好服务。
流动党组织的成立,情感需求的满足,让流动党员沉下心、扎下根、扑下身,让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外出务工党组织的各项活动,使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。外出务工党员翠湖、龙泉、高新开发区等支部书记各自在家乡带出上百务工人员,教他们学技术、学本领、找就业门路,培养造就了数百名致富能手。统计数据显示,镇雄籍在昆务工党员各支部在驻昆党工委协调帮助下,通过建立党员互助QQ群,各支部紧密配合,解决党员的再就业27人、子女入学39人、入昆迁移及身份证件办理17个,为部分党员及群众追回合法劳动所得近300万元。在各支部深入开展党员联系群众工作中,每名党员至少联系10名群众,无偿为镇雄籍在昆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。
目前,先后有16名党员、6个党组织分别受到省、市、县委表彰;在鲁甸“8·03”地震中,我县外出务工党组织发动流动党员和务工群众积极支援抗震救灾,累计捐款捐物达31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