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频道二  >  大家谈


闲话乞讨

2015-10-22 15:33     

说起乞讨,不自然的想起小时候见过的上门乞讨者,不乏贫穷或受灾之困难者。那时,给一点点粮食,或盛出一碗饭、几个土豆,略有救济帮扶之成就感。

现今,那种上门乞讨的贫困者荡然无存,更多的是在城市里、大街上、繁华地带的略带杂耍式的乞讨者,他们或能歌善唱,或会写能书。能歌善唱者,大多带上一套音响系统,放开喉咙高歌,招揽“生意”;会写能书者,在人行道上写上一篇工整的韵文,表达乞讨之意。而这些乞讨者大多属残疾人士,早早的,他们便到了觉得可以乞讨的地方,开始坐地乞讨。至于怎么来、怎么去,确也不太明了,只知道偶尔在傍晚时分,或有人接走。但是,乞讨者期间饱受的烈日暴晒、阴雨淋湿、寒冷袭身等,实乃令人同情。

在同情乞讨者的同时,人们也开始闲话起乞讨背后的种种。

闲话一:利益输送下的犯罪。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,很多地方的犯罪团伙将小孩拐骗致残,组织上街乞讨获得一份不菲的非法收入的新闻屡见报端、网络。因此,在大街上见到小孩子般的乞讨者,难免引起广大群众的猜疑与闲话。闲话之余当然是对孩子寸步不离的跟踪式服务,这对于孩子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格的培养大多是有点影响的。

闲话二:乞讨背后的懒惰。此类闲话大多是针对身体健康的年轻乞讨者而言。这等乞讨大多以钱包被偷、财务被劫,需要路费和伙食费等为理由博取同情和施舍。这等乞讨者大有遭遇人们懒惰之谴责,有行骗之嫌疑。此等乞讨现象对一个地方的社会形象或多或少有些影响。故曰: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,勤劳致富,不失为一种美德。

终极闲话:乞讨背后的亲情缺失。面对街上肢残体弱、年老或幼的乞讨者,人们在施以同情之余,更关注乞讨者背后的亲情缺失。不管是身残体弱的乞讨者,还是年老或幼的行乞人,早上有人送,晚间有人接,可见其背后有着一群“隐身亲人”。他们或许隐着身自顾自的潇洒,或许抛弃亲情利用亲人的身体缺陷进行乞讨,当中难以看到照顾、照看、赡养之情在。照顾好家人是一种家庭责任,赡养老人、抚养孩子是一种法律义务,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我们应该无条件的履行这样的义务,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主动照顾好身残体弱的亲人。如因那份不菲的乞讨收入让亲人遭遇烈日的暴晒、严寒的僵冻,岂能让人不闲话。

县内新闻:

媒体镇雄:

专题报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