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我已经是泪流满面了。
因为,我和我卑微的灵魂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。面对它,我不止一次地仰面长叹。遥远的花山,它究竟赋予我精神和灵魂上一种怎样的慰藉呢?在花山一年多的日子里,我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我失落的青春和人生;在这一片美丽的蓝天白云下,我读到的是一些有着神性光芒的文字;在这块母亲般的土地上,我怀揣着一颗敬畏的心探寻着生命的真谛。
花山,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有花和山的地方。光是“花山”这个地理名词,它就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。在全国不知叫“花山”的地名有多少个,但我现在知道的至少有一、两个。一个是在小学课本里学到的“花山”,它是诗人毛泽东去过的地方;另一个就是我要用一生的时光来描述的花山,它是赤水源第一县的花山,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的花山,也是红二、六军团曾经走过的花山……这些对我记忆中的花山来说,它是卑微的,是隐忍的。
花山,我不知道它究竟是我生命中的什么东西?这是一种环境,还是一种诗歌的意境?它却给了我一段难以忘记的岁月里程。在我淬火过的人生里,我将把它记录成文,以慰藉我卑微的灵魂。我虽然小时候没有去过花山,但我对它并不是那样的陌生。小时候,我就听父辈们谈起那里好吃的洋芋、苦荞粑。后来,我被分配到那里工作后他们总是在问:那里是不是还在吃苦荞粑,吃烧洋芋呢?每当提及这些问题,我都难以回答。我跟他们说没有,他们肯定不相信。在他们最初的记忆里,这里耐寒的洋芋、苦荞、燕麦,都成了花山的代名词;说是吧,那里的人生活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那些苦荞粑粑、燕麦炒面只是偶尔吃上一顿罢了。
当我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这一块美丽神奇的红土地时,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。前不久,我们几个曾经在花山工作过的朋友在一家叫天源鱼庄喝酒时,谈起这个地方时每一个人的感慨颇深。现任雨河镇的镇长杜云平是这样定义它的:那里的山多,雾多,羊多,苦荞多,洋芋多。另外,他还谈到了“走出花山,看花山”,这是另一种不同的心境。这是一个人在花山工作了整整七年的感受。其实,每一个在花山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它产生一种情结。因为,我们毕竟在那一块土地上流过汗、奋斗过,喝过那里的水,吃过那里的五谷杂粮。
花山出云霄,伫立数万年。七年前的花山之行,让我终生难忘。那里有望不尽的花山山水,那里有唱不尽的花山歌谣,真是一路诗情一路歌。在那短暂的一年多的时间里,我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过,比如野猪湾、放马坝、大河等等。等以后有机会,我一定去拜访它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