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通讯员 吴长彬)镇雄县以健全综合社会救助体系为目标,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救助体系和困难群众帮扶机制,完善以城乡低保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为基础、临时救助、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,织牢织密基本民生网底,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
城乡低保兜底线。镇雄县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制度有效衔接,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同步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对象,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,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;把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纳入建档立卡范围,有效解决农村低保中存在的“保人不保户”“对象不精准”等问题,实现农村低保“应扶尽扶、应保尽保、应退尽退、分类施保、动态管理”。2017年,先后组织城乡低保对象清理排查3次,动态调整城乡低保对象10792人次,全县共纳入城乡低保保障217370人,全年发放低保资金60041.09万元。
临时救助救急难。健全社会救助“一门受理,协同办理”工作机制和急难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机制,依托全县设立的45个“一门受理,协同办理”服务窗口和239个村(社区)代办工作站,积极开展“救急难”工作,确保求助人员求助有门,受助及时。今年以来,全县共受理了求助41035人次,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981.88万元。其中开展“一门受理,协同办理”会商439次。
特困供养脱困境。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,落实特困人员中的一、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,为特困供养对象建立健康档案,对敬老院进行了法人登记,敬老院运转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。全县现有特困供养对象4579人,2017年共发放特困供养资金2420.8万元。
医疗救助解民忧。健全完善了以资助民政保障对象参合参保、购买民政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为基础,以临时医疗救助、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医疗救助体系,医疗救助覆盖面拓展到所有贫困对象。截至11月,实施医疗救助3.2万余人次,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000万元。
同时,镇雄健全防灾减灾机制,做好应急救助、过渡期救助、民房灾后重建和冬春救助等工作,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。加强社会事务管理,全面落实社会福利政策。今年以来,发放各类救灾资金1120万元。发放19361名困难残疾人和3746名重度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1422.5万元;发放1421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资金1492.31万元。实施农村先心病、白血病儿童救助8例,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.856万元;启动“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”,累计救助各类流浪救助对象318人。
同时,该县还建立了政府主导、全民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,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。目前,爱佑慈善基金会“爱佑安生”项目已在镇雄20个村建立了20家爱佑“儿童之家”,并配备儿童福利督导员,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。